医生,注定是研究者。
作为医务人员,心里应该有一颗种子,做临床研究的践行者、引领者。
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需要推动学科医教研全面发展。
从“医生”到“医学大家”,要不断学习,加强临床研究训练,创新知识、观念和技术,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。
......
2017年2月27日,医院公布新一届中层干部和护士长任职名单,同时,宣布成立临床研究中心。总院长宣世英作专题讲话,阐述了临床研究中心成立的意义,从转变观念、引育人才、依托项目、技术支撑、交流协作等五个方面,展现了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设定位及设想,给全体中层干部、护士长上了一堂临床研究素养提升课。
宣世英总院长表示,市立医院具有百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临床研究传统,临床研究当植入每一个市立医者的“基因序列”。
“一个医生应该有做临床研究、探索医学未知世界的医者情怀;医生只有不断地学习,加强临床锻炼,开展临床研究,创新知识、观念、技术和理论,才能成长为‘医学大家’”。宣世英总院长强调了临床研究素养对一个医生成长的重要性,“具体到学科发展,只有在诊疗过程中坚持科学精神,树立研究意识,不断总结和思考,善于提出并解决临床实践问题,积极地宣传和推广临床研究成果,才能在业界内取得话语权,不断地提高学科影响力。”
宣世英院长着重对新一届任职的临床学科带头人提出了要求。一个学科带头人,如果没有深厚的研究底蕴,注定会落伍。他所带领的学科,将难以在业内取得话语权。学术影响力是学科发展的生命,临床研究的意识,应该是一个学科带头人必需的价值观念。“作为科主任,你必需牢牢地擎住学科发展的大旗,如果你自己不能扛起学科发展的大旗,那你必需要牢牢地挺着、举着那个能打旗的人,带领学科往前走。”
她鼓励各级医务人员积极重视和开展跨院、跨地域、跨国界的交流合作,建设或加入多中心协同的区域化或国际化的临床科研协作网络,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韧劲和粘劲,紧盯学科研究的前沿,胸怀高远志向,为繁重的临床日常工作注入研究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。
最后,她对全院医务工作者提出期望:临床研究中心的建立,搭建了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引桥,希望大家凝聚共识,转变观念,以科研教学为龙头,以临床诊疗为根本,用理想和担当,勇攀高峰,加强医学科技创新,培养卓越医学人才,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科学研究体系,产生高水平的学术成果,带动我院更好更快全面发展。